研究生教育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2025年研究生导师简介-植物学

  • 作者:
  • 发布时间:2025-08-21
  • 点击量:

植物学

李荣贵简介

李荣贵,男,教授,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研究方向:1、松材线虫病的致病机理与生物防治,2、生物活性分子结构与功能。

成果介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20余项,先后在植物学报、微生物学报、J Bacteriol、J Nematol、Nematol、Eur J Plant Pathol、Phytopathol、MicrobiolSpectr、Molecules、J ForestRes、Parasitol、Mol Biocheml Parasitol、J Microbiol Meth、Front Plant Sci、Carbohydr Res、Pestic Biochem Physiol等杂志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曾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以首位获山东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科技进步三等奖,青岛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先后荣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第八届山东青年科技奖,山东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青岛市劳动模范和青岛市高校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

联系方式:Tel: 0532-85950188;E-mail:lrg@qdu.edu.cn



李子超简介

李子超,九三学社社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植物学/食品工程),博士后合作导师,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院长助理。兼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山东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青岛市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国家农产品加工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果蔬加工与智能制造专委会委员,青岛市康养学会专委会委员,青岛市博士后科技服务团合作专家。

长期从事食药同源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及其产品开发相关研究工作,连续3年(2022-2024)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榜单,先后主持、参与国家“863”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岛市惠民科技示范专项、企业横向课题等研究项目20余项;在Chem Eng J、Carbohyd Polym、Int J Biol Macromol、Lwt、InnovFoodSciEmerg、J Funct Food、Foods、J Sci Food Agri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1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5篇入选热点论文,引用4000余次,h指数31;并担任《中国果菜》杂志编委以及60余家国际期刊审稿人,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8件,实现技术成果转化10余项,获首届中国博士后创新创业成果大赛铜奖。

主讲食品工厂设计基础及其课程设计、食品工艺学、认知实习、功能性食品专论等本科生、研究生课程,其中多门被评为校级优质课程,主持、参与省部级教学改革项目2项,作为骨干成员获全国高校教师数智教育创新大赛三等奖、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及山东省一流线上课程。近年来指导学生参与学科竞赛获国家、省部级奖励30余项,连续两年获评山东省食品学科大赛优秀指导教师。指导研究生获山东省研究生优秀创新成果奖2项,多人获国家奖学金、校级优秀毕业论文,毕业生考取法国洛林大学(CSC项目)、同济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获评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优秀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

1、食药同源植物资源高值化利用与功能食品开发

2、食品非热加工技术

3、纳米技术在食品科学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

E-mail: zlee3@163.com



郭群群简介

郭群群,女,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及以主要参与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青岛市科技惠民示范专项项目、横向项目等科研项目共13项;主持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在国内外知名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30余篇,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参与编写英文专著一部;参与的研究成果曾获山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山东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成果奖各1项。近两年连续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2018-2019年年受山东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项目资助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埃尔帕索分校(UTEP)进行学术交流一年。主要从事天然活性物质分离、分析、生物活性及作用机理研究。

科研方向:(1)植物源生物活性分子功能与机制研究

(2)功能微生物代谢产物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联系方式:gqunqun@163.com



常诚简介

常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共党员。2006年6月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2015年6月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主要从事植物环境适应与作物遗传改良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 The Plant Cell, Plant Physiology, The Plant Journal,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以第一完成人获批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编英文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常年担任 Nature Plants, New Phytologist,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Horticulture Research 和 Plant Communications 等30余种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

研究方向:

1. 植物角质层合成调控与作物耐逆遗传改良

2. 植物与白粉菌互作及作物抗病遗传改良

联系方式:cc@qdu.edu.cn



闫磊简介

闫磊,博士(后),硕士生导师,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特聘教授。中共党员。2015年7月获青岛农业大学学士学位,2020年7月获华中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2020年7月-2022年12月在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工作,同年12月入职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主要从事植物逆境胁迫响应机制的探究。近五年于国际知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余篇,以第一/通讯作者在J Hazard Mater, Crit Rev Env Sci Tec, Environ Pollut, Sci Total Environ, Physiol Plantarum, Tree Physiology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中国中微肥创新联盟青年英才奖获得者、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中国土壤肥料学会会员、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会员。曾任青岛市莱西市河头店镇科技副镇长(挂职),现任中国中微量元素及肥料产学研创新联盟理事、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s客座编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发展基金等项目7项。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大赛国家二等奖1项、省级二等奖1项。

研究方向:

外源改良剂对盐碱土壤的修复机制;植物逆境胁迫(盐胁迫、重金属毒害)响应机制

主持/参与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2572259(2026.01.01-2029.12.31),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编号:42307012(2024.01.01-2026.12.31),主持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编号:ZR2023QC018(2024.01-2026.12),主持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2023.01.01至今),主持

湖北省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21.08.01至2023.7.31,已结题),主持

湖北省博士后创新人才培养项目:(2020.08.01至2022.7.31,已结题),主持

2021年绿洲生态农业兵团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发展基金项目:(2021.11.01至2023.12.31,已结题),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编号:42167042(2021.01-2025.12),第一参与人

硕士研究生招生方向: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学、土壤学等相关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4名,欢迎联系!

联系方式:yanlei2023@163.com

代表性SCI论文:

1.Lu Mu, Riaz Muhammad, Tong Kaiqing, Hao Wenjing, Yang Yu, Zhao Xiaomeng, Wang Lu, Niu Yusheng*,Yan Lei*. Boron-induced phenylpropanoid metabolism, Na+/K+homeostasis and antioxidant defense mechanisms in salt-stressed soybean seedlings.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5.Accept(中科院1区;IF=12.2)

2.Yan Lei, Li Shuang, Cheng Jin, Liu Yu, Liu Jihong*, Jiang Cuncang*. Boron contributes to excessive aluminum tolerance in trifoliate orange (Poncirus trifoliata(L.) Raf.) by inhibiting cell wall deposition and promoting vacuole compartmenta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2.437:129275.(中科院1区;IF=14.224)

3.Yan Lei, Riaz Muhammad, Liu Jiayou, Liu Yalin, Zeng Yu, Jiang Cuncang*. Boron reduces aluminum deposition in alkali-soluble pectin and cytoplasm to release aluminum toxicit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 401:123388.(中科院1区;IF=14.224)

4.Yan Lei, Riaz Muhammad, Liu Jiayou, Zeng Yu,Yu Min,Jiang Cuncang*. The aluminum tolerance and detoxification mechanisms in plants; recent advances and prospects.Critical Review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21, 52:9, 1491-1527.(中科院1IF=11.750

5.Yan Lei,Riaz Muhammad, Wu Xiuwen, Du Chenqing, Liu Yalin, Jiang Cuncang*. 2018. Ameliorative effects of boron on aluminum induced variations of cell wall cellulose and pectin components in trifoliate orange (Poncirus trifoliate(L.) Raf.).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8, 240: 764-774.(中科院1区;IF=9.988)

6.Yan Lei, Du Chenqing, Riaz Muhammad, Jiang Cuncang*. Boron mitigates citrus root injuries by regulating intracellular pH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to resist H+-toxicity.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19, 255: 113254-113265.(中科院1区;IF=9.988)

7.Yan Lei, Lu Mu, Riaz Muhammad, Tong Kaiqing, Yu Hualong, Gao Guang, Niu Yusheng*. Exogenous proline enhances salt acclimation in soybean seedlings: modifying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controlling proline metabolism through the ornithine-glutamate dual pathway.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25, 294, 118012.(中科院1区;IF=6.2

8.Gao Guang#,Yan Lei#, Tong, Kaiqing, Yu, Hualong, Lu Mu, Wang Lu, Niu Yusheng*, The potential and prospects of modified biochar fo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of salt-affected soils and plants: A critical review.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24. 912, 169618.(中科院1区;IF=9.8

9.Yan Lei, Lu Mu, Riaz Muhammad, Gao Guang, Tong Kaiqing, Yu Hualong, Wang Lu, Wang Lu, Cui Kunpeng, Wang Jiahui, Niu Yusheng*. Differential response of proline metabolism defense, Na+absorption and deposition to salt stress in salt-tolerant and salt-sensitive rapeseed (Brassica napusL.) genotypes.Physiologia Plantarum, 2024, 176, 14460.

10.Yan, Lei,Cheng, Jin, Riaz, Muhammad, Xiao, Siyun, Jiang, Cuncang*. Boron modulates cell wall structure that alleviate aluminum toxicity-induced root growth defects in citrus.Scientia Horticulturae, 2024, 33, 113240.

11.Yan Lei, Gao guang, Lu Mu, Riaz Muhammad, Zhang Mengyang, Tong Kaiqing, Yu Hualong, Yang Yu, Hao Wenjing, Niu Yusheng*. Insight into the amelioration effect of nitric acid-modiffed biochar on saline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plant growth.Plants, 2024, 13, 3434.

12.Yan Lei, Riaz, M., Li, S., Cheng, J., Jiang, C.C*. Harnessing the power of exogenous factors to enhance plant resistance to aluminum toxicity; a critical review.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2023, 203,108064

13.Tong Kaiqing#,Yan Lei#, Riaz Muhammad, Gao Guang, Yu Hualong, Lu Mu, Niu Yusheng*, Mechanisms of Lanthanum-mediated mitigation of salt stress in soybean (Glycine maxL.).Physiologia Plantarum, 2024, 176, 14452.

14.Yan Lei, Riaz Muhammad, Du Chenqing, Liu Yalin, Jiang Cuncang*. Ameliorative role of boron to toxicity of aluminum in trifoliate orange roots.Ecotoxi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afety, 2019,179, 212-221.(中科院1区;IF=7.129)

15.Yan Lei, Riaz Muhammad, Liu Yalin, Zeng Yu, Jiang Cuncang*. Aluminum toxicity could be mitigated with boron by altering the metabolic patterns of amino acids and carbohydrates rather than organic acids in trifoliate orange.Tree Physiology, 2019, 1572-1582.(中科院1区;IF=4.561)



张廷婷简介

张廷婷,女,民盟盟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理学博士,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现任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院长助理、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主任。兼青岛市现代乡村振兴研究院监事、青岛市民盟妇委会委员、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民盟第七支部宣传委员。

主讲《组织与细胞培养技术》、《园林文化与景观植物鉴赏》等。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青岛市源头创新计划、企业横向课题、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科研、教研课题。参与省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获得科研、教研成果49项,发表研究论文46篇。

主要研究方向为植物基因工程,植物组培快繁,黑松抗病分子机制,甜樱桃逆境生物学,文冠果耐盐碱分子育种等。

联系方式:15165257281;tingtingzh@163.com



王璐简介


王璐,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山东省海外优青。2012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201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专业,2021年毕业于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植物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导师为董娟教授。2022年加入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主要从事植物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Nature Communications、New Phytologist、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等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在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人才引进项目、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并入选青岛市“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

研究方向:

1. 植物气孔发育的分子机制

2. 植物囊泡运输和细胞极性建立的分子机制

3. 大豆抗逆性的遗传改良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32300636,2024年1月-2026年12月,主持。

山东省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2024HWYQ-068,2024年1月-2026年12月,主持。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ZR2023QC315,2024年1月-2026年12月,主持。

山东省人才引进项目, 2022年2月-2026年2月,主持。

青岛市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3-2-1-51-zyyd-jch,2023年7月-2025年6月,主持。

青岛市“金种子”人才培养计划,主持。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科研启动经费,主持。

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2-4名,欢迎联系!

邮箱:luwang@qdu.edu.cn

代表性论文:

Lu Wang#, Dongmeng Li#, Kezhen Yang#, Xiaoyu Guo, Chao Bian, Takeshi Nishimura, Jie Le, Miyo Terao Morita, Dominique C. Bergmann, Juan Dong*. (2022). Connected function of PRAF and GNOM in membrane trafficking controls intrinsic cell polarity in plants.Nature Communications, 13(1), 1-17.

Lu Wang, Cheng Chang*. (2024). Stomatal improvement for crop stress resistance.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75(7), 1823-1833.

Lu Wang, Cheng Chang*. (2024). Interplays of cuticle biosynthesis and stomatal development: From epidermal adaptation to crop improvement.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72(46), 25449–25461.

Xiaoyu Guo#,*,Lu Wang#, Juan Dong*. (2021). Establishing asymmetry: stomatal division and differentiation in plants.New Phytologist, 232(1), 60-67.

Kezhen Yang#,*,Lu Wang#, Jie Le, Juan Dong*. (2019). Cell polarity: regulators and mechanisms in plants.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62(1), 132-147.



王璐简介

王璐,女,理学博士,硕士生导师,1992年生,201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获“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学士学位,硕博连读于中国海洋大学,2020年获“遗传学”专业博士学位,同年以“青年优秀人才”加入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在Microorganisms,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Carbon,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等国际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1余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青岛市“金种子”人才项目1项。

研究方向:

1.嗜盐菌耐盐分子机制研究;

2.盐碱地综合治理改良;

3.海藻遗传学。

联系方式:Email:LWang@qdu.edu.cn



崔坤鹏简介

崔坤鹏,男,讲师,硕士生导师,2023年博士毕业于湖南大学。于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Microbiology Spectrum、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Agriculture-Basel、Physiologia Plantarum、Microorganisms等国际专业期刊发表多篇SCI论文,其中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发表4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件,新申请1件。目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科研启动经费1项、青岛市“金种子”人才培养经费1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者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湖南省种业创新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得山东省生化技能与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

研究方向:微生物—植物相互作用研究;植物内生菌改良盐碱地作物与土壤;功能微生物资源挖掘及应用。

联系方式:Tel: 15505255375;E-mail: cuikunpeng@qdu.edu.cn



孔令瑶简介

孔令瑶,女,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5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物学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以模式植物拟南芥、粮食作物小麦及药用植物人参为研究材料,挖掘并分析优质抗性基因,及通过分子育种设计培育高产、抗逆性强的优质作物新品种。近年来,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Plant Physiology等国际主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多篇。

研究项目:主持国家自然基金委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岛市源头创新计划等多项科学研究课题。

欢迎有生物学及农学背景的考试报考。

联系方式:E-mail: konglingyao@qdu.edu.cn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Sports Platform   版权所有

beat365中文官方网站   地址:青岛市宁夏路308号   邮编:266071